想象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,就像是一群快乐的小探险家,他们每天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童趣的世界,看看他们是如何在跨班区域游戏中,开启一段段奇妙旅程的。
跨班区域游戏,顾名思义,就是打破班级界限,让不同班级的小朋友一起在同一个区域里玩耍、学习。这种游戏方式,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游戏空间,更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会了合作、交流,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快乐。
在跨班区域游戏中,你可以看到,原本只在教室里才能见到的益智区、图书区、科学区、积木区、拼摆区、水果加工区、美工区、表演区,都搬到了两个班级的交界处。这样的设置,让孩子们有了更广阔的玩耍空间,也让他们有机会与不同班级的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快乐。
在跨班区域游戏中,小朋友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小困扰。比如,他们可能会在活动区里走来走去,看看这个,动动那个,却好像不知从何下手。这时,教师们就巧妙地引入了“小计划”这一环节。
在入区前,教师会引导小朋友们说一说:“我要玩什么?”每天早晨,小朋友们会走到自己想去的区域前,把名字填写到表格中,然后向所在班级的老师表达自己的打算。老师会根据小朋友们的想法进行鼓励和完善,并适当调整区域里的材料和设施。
这样的“小计划”,让小朋友们有了明确的目标,也让他们的游戏变得更加有序。从最初的一句话“我要搭积木”,到后来“我要在左边用长积木搭一座游泳馆,右边用纸板、小棍搭一座游乐园”,孩子们的计划表述越来越详细,游戏也越来越有趣。
在跨班区域游戏中,教师们的智慧也无处不在。比如,他们会适时以客人的身份补充材料,支持幼儿游戏。在“宽窄巷子”的古摄影游戏中,当孩子们遇到没有挂历上皇帝衣服的困扰时,化妆师会耐心地劝说,并为他们提供其他选择。
此外,教师们还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,创设出各种有趣的游戏区域。比如,在成都的某个幼儿园,孩子们可以在“宽窄巷子”区域里,体验古摄影、转糖饼、民俗游乐场、熊猫剧场、成都印象DIY等游戏,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。
跨班区域游戏,就像是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。在这里,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场所,自主选择玩伴、玩法,自我体验游戏过程。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、在游戏中成长,更可以在游戏中收获快乐。
为了更好地开展跨班区域游戏,幼儿园还形成了“计划——游戏——回顾”的三步走实施路径。在计划阶段,孩子们可以自主选区定计划;在游戏阶段,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、合作交流;在回顾阶段,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游戏心得,共同进步。
跨班区域游戏,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,更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会了合作、交流,体验到了成长的喜悦。让我们一起期待,这些快乐的小探险家们,在跨班区域游戏中,开启更多精彩的旅程吧!